禅宗书法作品用什么颜色?
禅宗作为一种重视内心修持、主张自我解脱的宗教派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潮有着不解之缘。禅宗倡导“真如一性”的直觉体证,追求以主体心灵为主体、回归于人的现实生命,这无疑与传统美学的“神思”“妙悟”“性灵”等审美创造过程相契合,也与审美欣赏活动的“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无功利无私欲”的“天机”相吻合。同时,禅宗的顿悟成佛的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
禅宗书法作品一般用金,蓝,红三色。在书法方面的影响,它主张: 1.“脱化而己”“任运无碍”。这为中国书法艺术在创造过程中冲破汉代经学及魏晋崇尚风流、齐梁时代宫体诗风的束缚,重新获得自由,以及唐楷新貌的确立起了推动作用。2. “非有非无,得失俱亡”。这种心态对初唐和晚唐楷书书法“无所得失”的稳定心态起到了促进作用。3. “妙应无穷,神用无方”“随缘任运”的无拘无束的原则促进了唐楷的结构、笔法的多样化的发展。
禅宗书法崇尚“道”,道为无形,为本体,为自在,书法艺术也以无形为至美,书法美要“自虚其心,抱盈守成”。禅宗书法的作者往往是僧侣,他们主张无“法”、不立“法”,因此,他们的作品大多不拘法度,任意挥洒。禅宗书法是一种在“忘我”状态下自然流露的心绪和精神,是一种超时空、忘物我的审美境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至高无尚的美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