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于谦有什么书法作品?
明代于谦的书法作品并不多传,人们看到的大多是题跋和诗稿等,这些很少经过粉饰的墨迹,显示了于谦平和淡雅的书法风格。于谦的书法,以楷、行为主,从其传世不多的真迹来看。他的书法平易、工丽,无险绝之笔,无狂怪之象,一派平淡、自然、清和、简静之风。他的书法风格、意境,是他磊落襟怀、坦荡性格的真实写照。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年读书刻苦,过目不忘。明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巡按江西、河南等地,政声卓著。宣德五年(1430),汉王朱高煦叛乱被平定后,明宣宗命于谦将功臣陈智等13人带刀进见,众皆失色唯忠神态自如,获宣宗赏识,被提升为巡抚河南、山西,政绩卓著,为官清正,爱民如子。明英宗时,北方的也先屡次进犯,宦官王振挟天子出狩,于谦力谏,被派留守北京。也先攻破京师,明英宗被俘,于谦等大将积极拥立明景帝,击退了敌人的进一步掠夺,稳定了京师和江南的形势。也先挟持英宗返回,于谦以社稷为重,立帝不易,打消了景帝及朝中大臣的忧虑,为大明王朝继续发扬光大创造了条件,深受人民爱戴。王文、徐有贞等奸佞借机构陷,景帝听信谗言,以谋逆之罪将这位功臣杀害。于谦含冤而殁,举国悲痛,多年后,明宪宗为于谦昭雪,并赐额褒忠,其精神为后世所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