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川剧的代表人物作品是什么?
在表演技艺上,川剧各个行当都有许多绝活。如小生行的“三拔子”(在额头上套上三根辫子,由短至长,越拔越长,以表现古代的落第书生或因事削发更衣的人的形象。在表演中以此来配合剧情,使表演达到强烈的戏剧效果);袍带行的托“肚子”(在服装的前腹内,托上一个特制的垫子,用以表现古代胖大的官宦,如川剧《连升店》中的丑行董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丑行的“变脸”、“传神”(川剧演员的面部化装用油彩化妆,因剧情的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或者突然改变表情,或者改变面部的颜色,以此来表现剧中人物的心情,使表演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等等,这些表演手法生动、形象、传神,具有十分浓郁的地方色彩。
川剧的高腔,形成较早,具有古朴、高昂、激越的特点。帮、导、唱、伴,板无定句,一领众和,锣鼓烘托,语言风趣幽默,善于叙事和抒情,表现轻松、明快、热烈的情调。川剧弹戏在道光、嘉庆年间传入成都,“皮黄腔”及梆子腔皆包括在内。皮黄源于湖北汉调,梆子来自陕西秦腔,皮黄腔的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梆子则以锣鼓为节,曲调高亢激越。高、胡二腔,一古一新,一文一武,一淡一浓,形成风格迥异的两个唱腔。
川剧脸谱集南北脸谱之长,与京剧中净、丑两行当的脸谱相比,具有构图丰富、线条简练、色彩艳丽、着色单纯的特点,成为我国戏剧舞台上独特的艺术瑰宝。
川剧代表剧目有《情探》、《金子》、《乔老爷奇遇》、《拉郎配》、《迎贤店》、《三祭江》等,以及川剧绝技《变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