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密多心经书法作品欣赏?

松博林松博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墨迹,简称“心经”,是佛教经典中最流行的咒语,也是中国书法史上频繁创作的题材之一。在中国书法史上,书“心经”者不乏其人。从帝王到大臣,从名伎到僧侣,几乎每位书家的手札或法帖墨迹中都会有“心经”的踪迹。他们或以大字挥就,或以小楷书写;或以蝇头小楷写于绢帛,或以摩崖大字镌诸山川;或以狂草激情挥洒,或以蝇头小楷细细勾画。作品之多,题跋之多,存世之多,在中国书法史上绝无仅有。历代书迹不仅有行、草、楷、隶、篆五体,还有魏碑、纳兰体的墨迹流传于世。

在明代诸多书“心经”的墨迹中,赵宦光的楷书心经,笔法工细,结构严谨,字如其人,有淡泊、无华的特点,为小楷作品中的上品。陈道周《心经册页》,纸本,共12页,纵31.9厘米,横13.5厘米,笔法遒劲,用笔瘦硬,结体紧密而有疏韵,墨色浓黑而有润感,线条刚中带柔,柔中带刚,是陈洪绶的小楷精品。董其昌的行书心经,是为友人汤若望(公元1593—1669年)所书,墨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汤若望是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教士、传教士。他在明代任职于钦天监,官至正五品。入清以后,仍供职钦天监,一度兼任兵部尚书衔。董其昌的这件墨迹,书法结字疏宕有致,笔墨淡雅,是他77岁时的晚年之笔,是他的行书精品之一。

到了清代,无论是帝王贵胄、文人墨客,还是民间高手,都为后世留下了书“心经”的不朽之作。如文征明临褚遂良楷书“心经”,笔法细腻,结体严谨,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心经”是乾隆书法创作中喜书的内容之一,据档案记载,书于《石渠宝笈》著录者多达50余件。传世的“心经”墨迹本中,有行书、楷书、行楷书、仿《灵飞经》小楷等作品。纵观乾隆书痕,无论写几样小楷,还是作一通大字,写来无非是依样画葫芦而已。乾隆“心经”真迹,无论写来得怎样精美,从书法艺术本身来说,都不可能跻身于大家之列。翁方纲书写的传世“心经”,墨迹本就有楷书、行书、隶书、行楷、行隶等5种笔体,计有19件。传包世臣临习隶书,曾从碑学名家郑簠求教,又对碑学大师朱彝尊极为推崇。他在14岁所书的“心经”通篇气韵贯通,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是其行书的传世佳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