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鱼缸和卷缸的区别?
清代鱼缸和卷缸存世量很大,在传世品和出土器中都有大量发现,如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南京博物院等都有数百件藏品,而传世品和出土品也有千余件。品种有釉里红、五彩、青花、素烧釉、粉彩等,而以五彩鱼缸、青花鱼缸和青花卷缸为多。
清代鱼缸和卷缸的造型特点,一般口沿平折外扩,圈足外撇,呈喇叭形(早期鱼缸有足内收的)。早期鱼缸体矮宽,晚期体变高,足径也变大,胎厚重,但早期有少数器较薄,胎釉比成化器要细洁。釉为卵青白色,早期有米黄色的,少数有细碎官窑开片。
康熙五彩鱼缸,口沿内用淡绿釉加五彩或青花作装饰,口沿外是一周绿釉。缸体多用五彩绘画龙、鱼、海水和山水人物;少数用青花画龙、鱼和山水、人物。底釉有米黄色的,也有卵青白色的,青花双圈内写楷体“大清康熙年制”6字3行款,或写“大明成化年制”6字2行楷款。
康熙青花鱼缸,口沿内用淡绿釉加青花作装饰,口沿外是绿釉。缸体也是以鱼、龙、荷花和山水及人物为装饰图案。青花发沉艳,色浓处有黑铁斑沉淀。器底白釉和款的风格与五彩者相同。
康熙粉彩鱼缸目前还未见过,但有白釉器。器形风格和款字风格也和五彩者相同。早期器底足无釉,有“桔皮纹”;晚期器有釉的和无釉的,足部无“桔皮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