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碧玺朝珠属于宝石吗?
碧玺,又名“碧霞玺”和“碧霞繽”,是电气石的意译,而电气石源于希腊文中琥珀之意,是因摩擦后能带静电而得名。碧玺是宝石界中的变色大王。在不同的光源下,碧玺的颜色会发生不同变化。而在同一光源下,碧玺晶面表层的颜色也有深浅变化,同时,在一株碧玺上常可发现猫眼和变色效应。
碧玺是电气石的意译名,电气石是三方晶系矿物,在水晶族中含量很大,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铝。根据其中所含钙、钠、镁、锂、铁及铬、锰等的含量及质量分数的差异,电气石产生出不同颜色的宝石,碧玺被作为宝石的只有极少数。碧玺具有玻璃光泽,透明或半透明,其中,无色透明者极罕见。碧玺在紫外线和太阳光下均无荧光反应,硬度为7至7.5,是中等硬度玉石,可加工成各种首饰。碧玺具有良好的压电效应和热释电性。
清代碧玺多为从国外进贡而得,所以数量上十分稀少。其在清朝时也被称为碧霞玺珠、碧霞玭珠等。从清代乾隆帝起,将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碧玺制成朝珠以及手串、腰带等。因此,自乾隆朝开始,碧玺已成为皇室专用之奇珍,其他王公大臣皆不准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