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画家有哪三个?

蔡元首蔡元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内务府供奉和内务府造办处的“油作”

内务府供奉是一批直接为宫廷服务而无品级的宫廷画家,有南、北两宗之分。南宗供奉主要来自以“四王”为首的吴门、金陵、新安等画派,宗法唐宋,并浸染元四家传统,画风近于文人山水。北宗供奉主要来自北京及北方地区,主要宗法五代关仝、荆浩、北宋李成、范宽、郭熙一派山水,作画多用斧劈皱、雨点皱。

内务府造办处的“油作”是清宫绘画直接服务于皇家的重要场所,不仅有清宫西洋画家,还配置一批本土画家,以西洋画技为主,描绘皇帝出游、帝王行乐,如《万树园赐宴图》、《弘历观荷抚琴图》等。

如意馆

如意馆是乾隆年间新设的艺术机构,隶属宫廷管理处的尚书房,它不仅有画师,还有塑像艺人、雕刻艺人等,并兼制办文具、仪器等,是集多工种为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机构。如意馆的人员构成十分复杂,不仅包括本土的宫廷画家,还有传教士画家、地方贡匠和“南府”乐人。

清宫西洋画师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对西方文化艺术最包容和接纳的时期。西方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带来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发展起来的科学和艺术,并逐渐进入宫廷。康熙、特别是乾隆皇帝喜欢西洋技法,对传教士画家极为器重,将他们安置于造办处“油作”,让他们传授西洋画技法,并让他们绘制了一系列具有西方艺术特色的绘画,如人物肖像画、以解剖学为支撑的动物画、以透视学和明暗对比构成为结构的建筑画、风景静物画等,丰富了中国宫廷绘画的创作类型和艺术风格。由于受朝贡体制的限制,到乾隆中期以后,欧洲传教士画家彻底退出清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