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器几种胎?
1、瓷胎,胎体细洁,胎质十分致密,有玉质感,或呈“糯米胎”。
2、砂(砂和瓷的区别是在于颗粒是否熔化,仅从结果上讲砂胎比瓷胎要粗松得多)胎:分为粗、中、细3个等级。
3、麻仓土制成的明洪武瓷胎细洁如琼浆细糯。
4、紫金土,是用本地紫金土烧成,胎体厚重,胎质坚硬细密,色白偏青。
5、湖田窑薄胎:胎质细腻洁白,器轻薄,釉透明如水,光润晶亮。薄胎产品更是巧夺天工,几近脱胎,迎光透视可见胎体呈牙黄色。
6、湖田窑厚胎:其胎和薄胎是同一种原料制成,只是在成型时施釉较多,多次釉上挂釉,其胎土、釉料、工艺特征同薄胎烧成。
7、湘湖窑胎体:其胎骨较厚重、坚实,色白略带黄,俗称“黄泥胎”或“鳝鱼黄”。釉色白中泛青。
8、南渚、界田、小兰、胜梅亭一带窑口胎体:胎质粗糙,呈米黄色,釉色不光润,在当时被视为劣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