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去外皮”,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一是原石皮过硬或风化程度太高,导致皮和肉难以分开(连皮带肉一起切下去);二是原石皮过于粗糙或是带有杂质污点,影响翡翠的品质,需要将之去除(只去表皮)。 第一种情况比较好解决,用工具直接切割去掉即可!但要注意不要伤到里面的肉,最好请专业切料的师傅进行操作。
这个重量,应该是带色的糯种料子,出工费估计要400-500一克。 这种带色糯种的料子,现在很流行用来做挂件或者把玩件。因为现在玩深色的人多了去,像题主这样的大绿色就很少人爱了,当然价格也就没这么贵了。 如果是纯色的小块料,可能还能做成戒面。 做挂件的话,一般就是设计雕刻了。
题主可能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如何辨别天然A货翡翠与天然B货翡翠”,不过为了方便起见还是简称“如何辨假”吧。 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的,因为现在做假的水平实在是太低了。。。
先放结论,再放视频。 结论:这个手镯是天然翡翠,但是受到了外界腐蚀,出现了表面包浆和局部变色现象,并不是染色或浸蜡。 如果喜欢这种风格,可以继续保持;如果想要恢复原状,只需要做好日常保养即可。 视频: 关于翡翠的保养,之前已经反复说过很多次了,在这里在简单说一下。 避免与硬物碰撞,以免发生破碎。
当然有了,康熙皇帝的宝石顶戴,镶嵌的就是一块翠绿色的大琉璃呀! 《钦定日下旧闻》里记录着这样一条史料:“东珠一,重三钱;大琉璃一,重二两;小琉球一,重五钱。” 大琉璃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天然翡翠,当时从缅甸进口来的玉石原料,经过切割打磨之后,制成的饰品形状多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块状,因此也被称为“琉璃”。
“物依稀为贵”说的是在原材料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量越少价格越高。但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就是在原材料足够的前提下,即材料成本的变动与数量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东西却不是这样。比如汽车、房子等商品,你购买一辆汽车或买一套房子的时候,并不是越稀有价格就越高。
冰种,指的是透明度较好的一种翡翠品种。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将冰种的翡翠放在白纸上,能清楚的看见里面的纹理结构,但若置于暗处,其内部的结构就会看不清楚。 这种透明度和水头很好的冰种翡翠,给人一种清凉爽快的感觉,因此也有人称它为"冰爽翠"、“冰底翠”等,是市场上传说中最受欢迎的种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