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工艺在唐代就曾经使用于陶器和瓷器的制作当中,“绞胎”一词首次于唐代出现,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揉和到一起,然后进行拉坯成型的装饰技法。“绞胎”的装饰效果酷似木纹、石 琢、羽毛状;有的是通体用绞胎作装饰,也有局部用绞胎作装饰。
先说结论,沙眼这个特征对于评价一块翡翠的好坏没有任何意义! 一块翡翠有“沙眼”和“无沙眼”的区别吗? 当然有! 对于一些品质较好的翡翠,由于结构细腻,种水通透,肉眼可以看见的特征非常少甚至没有,比如以下这样的: 这样干净透彻的翡翠可以说是非常少的了,这种类型看到“沙眼”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第一、大结。大结是所有结里面相对大气的,但结形比较散,因为太大了,所以紧密型上差强人意,打这种大结要选择粗一点的手串。第二、中结。中结属于既大气又精致,而且结形紧密,给人很饱满的感觉,一般打这种结的紫檀手串要选择珠子的圆度和光度很好,做工精细的。
桃核手串,也称三仙桃核手串,五仙桃核手串,七仙桃核手串等等。所谓三仙桃核,五仙桃核等等是指桃核手串所用的桃核的大小,如三仙桃核最大,五仙桃核比三仙桃核小一点,七仙桃核是最小的。所提到的桃核都是指榆叶梅核。桃核手串是2013年兴起的一种手串,同菩提等植物种子一样都可以品茶盘玩。
明清两代对于灵璧石的研究和推崇达到了空前的高峰,清廷对于灵璧石的搜罗和玩赏也从清初一直持续到乾隆朝乃至晚清不衰,并有部分灵璧石精品收藏于清宫之内,流传至今。如现藏于故宫历代艺术馆的“雪浪”,以及现藏于故宫延春阁的“青奇”,皆为灵璧石中罕见的精品。
1、成分不同 玉髓成分单一,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可含有微量金属元素。翡翠的成分复杂,除主要成分铬离子、铁离子外,还可含有锰离子、锌离子、钛离子等微量元素。因含矿物质的种类和水汽含量的不同,使得翡翠呈现各种各样的颜色,例如:白、灰、蓝、绿、黑等等。
书画作品形式丰富多彩,按材质可分为:纸本、绢本;按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按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按形态可分为:卷轴、障屏、册页、扇面;还有按照创作者不同的身份可分为:文人画、匠作画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每一位画家在其人生不同阶段都有其相应不同的作品价值取向。
1、壹圆,即是银元上的“圆字”两旁的币值。从民国元年(1912年)3月铸造民国元银币开始,至民国16年(1927年)废除法币为止,民国时期有近20年的银元流通历史。从银元背面蟠龙纹饰的不同,往往能将银元和壹圆混同起来。
苹果绿是指一种颜色,而不是特定的玉种或翡翠。凡是呈现出这样的颜色的玉石都叫“苹果绿”。 例如,绿松石中的高瓷蓝,碧玉里的青碧、粉青、鸭蛋青等,都是属于苹果绿的颜色范围。 但人们口中常说的“苹果绿”,一般都是指绿色调较深的,类似深绿色的苹果绿。
说到收藏的鼠,不得不先提到“瑞鼠”,因为几乎所有和老鼠相关的传统吉祥图案里都有它的身影—— 图1 这幅名为《三鼠图》的宋代年画,现藏于英国剑桥大学博物馆内。图中三只黑鼠在窗台、门廊等处攀爬跳跃,其表情、动作各异,栩栩如生。
我家里有一些六十年代的江苏省粮票,有面粉、大米、高粮、杂粮等种类,还有全国通用粮票和军用粮票,请问这些有价值吗? 有人愿意收购吗?答主不是吃货也不是研究者,但对这个事有点儿好奇,做了一点儿功课,与大家分享。
这个嘛,就要讲一下那会儿的经济体制了~ 那会咱们国家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经济是主流。东西都归国家管着呢,你有钱也买不到。(当然了,现在看这些老版人民币也很有趣) 当时咱们国家发行的人民币一共有五套人民币,其中前四套都是流通货币,第五套人民币是在1999年发行的。
你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意思,从央行成立开始算起(1948年)到现在快70年了,这期间人民币一共换了5次图案,也就是有5版人民币了,现在大家用的最多的是第五套人民币,这套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至今已经有2003、2005和2015年三大版别了。
竹虚,本名刘恩慈,号竹虚,1928年生,辽宁沈阳人。自幼喜爱书画,早年曾得董彦堂、姚石甫先生教诲,潜心临摹二王书帖及颜真卿、赵孟頫等碑志。后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武中奇先生,在传统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雄浑、洒脱的书法风格。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国际书法大展并获奖。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没有红宝石矿产,所有的红宝石都是进口的。 红宝石是刚玉中的一种,成分主要是氧化铝(Al2O3),因为含微量Cr而呈红色调,其中含铬量最高可达0.15%,而含铁量最高达8.84%;由于含有一定量的铬和铁,未加热染色者多为艳红色或粉红色调,微带黄色调者多经人工加热染成鲜艳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