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是什么?

傅则傅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书画作品形式丰富多彩,按材质可分为:纸本、绢本;按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按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按形态可分为:卷轴、障屏、册页、扇面;还有按照创作者不同的身份可分为:文人画、匠作画等。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每一位画家在其人生不同阶段都有其相应不同的作品价值取向。但是,从总体上来概括的话,画家无论是在哪个时期,其作品都同时蕴涵了思想性和艺术性。所谓艺术性主要指技法、构图、笔墨等内容,是对画的审美要求;而所谓思想性则主要是指画中所描绘的内容以及画家在构图和用笔用墨上体现出来的意境,是对画的理解和审美认识的把握。一幅完整的画卷,必须具备艺术性和思想性,也只有具有这两者完整意义上的作品,才是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书画艺术作品。

在现存的历代书画作品中,不管是名人名画,还是无名氏作品,我们都能找到其所体现出的时代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精神。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精神,决定了当时美术的基本面貌和基本内容。

因为书画作品的内容(含题材、题材分类)和形式(含形象、表现形式),都受制于一定时代的经济基础,以及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风气。

在此,以清代康雍乾时期文人画美学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兼书画篆刻收藏家汪士慎的一幅绘画作品《东园雅集图》的具体作品为例,尝试从技法层面上,对康雍乾时期文人的书画艺术特点作出考证。

图1:汪士慎《东园雅集图》,引自《中国古籍善本总目》。

作为传世珍品的汪士慎《东园雅集图》,长卷,共208.5cm,宽8.5cm。在这幅画卷上,画家将当时具有相当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平的文人、书画家们“雅集”于他的“东园”,以“文人画”的表现形式(即“诗、书、画、印”一体),表现文人士大夫们的“文人生活”。同时,还在“绘画”中表现了他本人的“心境”一一所谓“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是也。这就是中国文人画的表现“规矩”和“风范”。

从汪士慎《东园雅集图》的具体作品中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此卷在客观景物描绘上,构图饱满,错落有致;景物线条勾勒,设色清雅;尤其树石、屋舍、舟桥、人物等的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同时,由于对此画卷所表现的内容(东园雅集)特别在意,在绘画表现上,作者于各个不同的景物上巧妙地布置了“诗、书、画、印”。这些“诗、书、画、印”的表现形式(原画有印28方,今存13方,失刻15方),不仅很好地起到了点醒主题(即“东园雅集”)、装饰画面和烘托气氛的作用,而且还进一步反映出该画卷作者兼收藏家汪士慎的喜好。

在汪士慎家藏的书画中,有他的题跋和收藏印的达到150多幅。从以上对汪士慎《东园雅集图》的述评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一是通过对该作品具体案例的分析验证,可以肯定中国“书画同源”的说法;二是中国书画中的“书”,也就是如今所称之“书法”,其表现内容、形式和对置位置、远近关系等,无不蕴含着“理”和“道”的哲学内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