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冰和冰种翡翠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冰”的概念,从玉质的角度来说,翡翠的玉质结构可分为底子和石花两种。 底子指的是翡翠内部玉质的细腻程度,我们所说的水头好也就是指翡翠的质地细腻、透光好;石花则是指玉质内存在的杂质或颗粒。一般来说,在翡翠底子的基础之上再包裹一层石花的话,便成了冰种翡翠了; 如果没有包裹层,仅呈现出如冰块一般的晶莹剔透的状态,那就是高冰种翡翠了!那么,高冰种与冰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透明度不同 高冰种的翡翠透明度要比冰种的高一些,高冰种的翡翠在光线的照射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头的长度,而冰种的翡翠只能看到2分之一的深度。 二、光泽度不同 高冰种的翡翠光泽度比冰种的更高些,看上去有一种清清凉凉的感觉;而冰种的翡翠看起来比较朦胧。 三、价格不同 高冰种的翡翠一般都被称之为是冰种中的佼佼者,其质地非常通透,且有着冰种的特性,在市场上的价格一般是高出冰种好几倍之多! (当然,这里说的都是天然的高冰种翡翠手镯) 此外还有种说法就是将玻璃种、冰种、冰糯种、豆种这四种玉种划分为了三个档次,分别为高档、中档以及低档,其中玻璃种为高档,而高冰种则为中档。
那是不是把能称之为“冰种”的都叫做高冰了呢?当然不是! 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了《珠宝玉石名称》及《珠宝玉石鉴定》国家标准(GB/T16552-1996) 和 (GB/T16553-1996),对翡翠的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级: 将翡翠按色泽不同分为正色和杂色两大类,每个大颜色又细分为五种小颜色等级。
根据翡翠的透明度和光泽将翡翠品种划分为六种:
种:指翡翠结构的精细程度,有老种、新种、老坑种和新坑种之分。
地子:也称"底子",泛指绿色以外的基色,也指翡翠中其他无色或淡色的部分. "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翡翠的价值,通常将地好的翡翠称为"净货"(或称"熟货") 水头:即透明的程度,行家叫它"水分",以深、浅来区分。水头长的,透明度为好,反之则为差. 色:翡翠的颜色非常丰富,有色根的有色调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