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翡翠和绿翡翠有什么不同?
先放干货,总结起来就是: 在自然光下,红色色调的翡翠,色相饱和度最高能到100%,而绿色调的翡翠,色相饱和度最高只能到85%; 反过来说也一样,在自然光下,绿色调的翡翠,色调的清晰度最高能达到100%,红色调的最清楚也就85%。
下面正式开答~ 先放图(所有照片均为自然光线拍摄) 一、颜色 红色系翡翠主要指的是“翡”(以赤红的铁元素为主)以及“红翡”(淡红色的铁元素为主) 这两种颜色的形成原因是不一样的。 “翡”的形成是因为在玉石形成过程中,岩石中的铁矿物质渗透到玉石之中,逐渐氧化形成了赤铁矿(也就是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看到的红褐色、橙黄色的部分。 而“红翡”形成的原理与“翡”大同小异,只是其中的铁元素含量稍微低一些,形成的氧化层较薄,就显出浅红色的本色了。
二、底色 对于红翡或者是红黄色调的翡翠,其底色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淡灰蓝色,另一种是白色底。 对于黄绿色的翡翠而言,可呈现出的底色就更丰富了,比如淡灰蓝底色、白色底、浅灰色底等等…… 因为有色的部分跟无色的部分,形成的原因不一样,所以这两者之间的边界是相当清晰的。
三、种水 这里只讨论玻璃种及冰种,因为它们透明度高,颜色的层次是比较容易分辨的。 如果把有色的部分用指甲轻轻刮擦一下的话,刮擦面会和玻璃一样亮,说明种很老,可以达到上述要求。 有色的部分不细看的话,基本和无色部分没区别,那就证明透明度不足,种不够老。 用肉眼仔细观察的话,可见深色部分与浅色部分的结构有些模糊,但颜色界限分明,这属于种嫩的表现,种水不好。
四、瑕疵 除了上面的三点,影响翡翠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它的瑕疵。 无论是红翡还是黄翡,由于其形成的过程受到金属铬或者铁元素的染色作用,故天生具有色根,且部分色根会呈团状分布。这些团状的色根如果较大且比较分散,则会严重影响翡翠的品质,价值很低。反之,如果色根非常细小,犹如蜘蛛网般,则不影响翡翠的品质,反而为翡翠增添几分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