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怎么鉴定翡翠?
如何鉴定翡翠,这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话题。 先说一点,鉴定翡翠并不比鉴定其他宝石更难。因为影响翡翠品质的因素没有别的玉石那么多。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掌握了方法,检测起来是有迹可循的。 但为什么大家总会觉得鉴定翡翠很难呢?这是因为大家对翡翠的了解不够深入,总是将“种”“水”“色”这些主观性较强的概念与好坏混淆在一起判断,从而失去了理性客观的态度。
另外,行内有句名言叫做“外行看色,内行看种”。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内行只看种,而不看色,而是说对于外行而言,色是最好分辨的(当然,这也取决于颜色分布的方式);而对内行来说,种才是第一重要的。 因为种好歹有个固定标准,可衡量,而颜色对行外人来说太过抽象,不同人对颜色的理解也不同。比如下面这位答主说的“绿色鲜艳且均匀分布”,这个说法就很主观。
所以我常说,要判断一块石头是不是翡翠,很简单。你问一个不懂行的路人,他十有八九会说“是的,肯定是翡翠”;但你问一个内行人,他却未必会承认。这就是因为外行与内行对翡翠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现实怎么鉴定翡翠?”——其实要做的,就是让不了解的人明白,什么是好翡翠,什么是差翡翠。
首先当然是种。说到种,就要说说行业内公认的水准线了——“豆种”。豆种的定义,并不是指它的结构像豆子,而是指这种玉石的多余矿物含量(钠铬辉石、霓石等)在30%以上。具备一定晶体结构的玉石,才能称为“种”,无晶体的玉石,不论颜色如何,都只能归入“残次品”的行列。 豆种有很高的辨识度,即使不会测硬度、折射率也没关系,凭手感能轻易识别。因为豆种的硬度较低,用手指关节轻轻碰撞会有明显触感,而其它高档玉种如和田玉、岫岩玉等则不会有此感觉。
其次,是看颜色。这里需要补充的是,虽然大家都觉得翡翠的颜色越绿越好,但事实上,优质的翡翠有一种通透感和灵气,这种玉石,往往颜色并非最鲜艳的。过浓过淡,都会影响颜色质量。 最后,如果看到一块石头同时具备以上的两项内容,那么可以说,这块石头已经是翡翠了。当然,为了进一步确定,还可以测测硬度、折射率等等。但这些指标,都已经不决定好坏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