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半油值钱吗?
从字面意思理解,“半油”是指翡翠的种水量接近油性,但还没有达到满油的程度。其实这种说法对大部分情况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对于翡翠来说没有“种水”这个概念,只有“种”和“水头”的说法。 “种”指的就是翡翠的结构,可以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等等;而“水头”则是指翡翠的水晶颗粒之间细小的缝隙(行话称“棉),可以粗略的划分为:满水泡(满胶液)、半水泡(半胶液)、无水泡(干青种)。 由此可知,“水头”这种特征是取决于翡翠结构中的微小晶体之间的距离(即“胶粒间距”),跟种的关系不大。一个翡翠要是具有很差的结构(如干青种)也可以有很高的水头(满水泡)。
不过,在评价翡翠的时候一般是不提“水头”这个词的,而是用“透明度”来表示。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对“水头”的判断依据主要是肉眼观察,而“透明度”是一个比较客观的定义。 对于同一块翡翠来说,它的透明度和水头一般是成反比的(即:透明度越大,水头越差;反之,则透明度越差,水头越好)。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在处理后的假货中经常会出现“假透真玉”的情况,也就是表面看起来非常通透,像玻璃一样,而内部可能全是透明的白色矿物(如:方解石)。
判断一块翡翠是“半油”还是“水头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双火眼金睛。当然,如果不懂的话也不用纠结,只要觉得漂亮就可以了,毕竟我们买翡翠最主要的目的不是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