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检验依据是什么?
“国检”和“地矿部测试中心”(简称CEM)是两个对翡翠进行检验认证的机构,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略有不同,结果有所差异亦属正常。一般消费者应优先选择“国检”的结果。 在选购翡翠时,除了要对销售者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证明文件、鉴定人员资格的证件进行核对外,还可从以下方面对翡翠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估: 1.颜色 颜色是评价翡翠最重要也是最直观的因素。评价颜色的标准主要有: (1)鲜、浓、匀; (2)正、阳、浓——颜色纯正、鲜艳、浓度适中; (3)浅、淡、灰——颜色较浅、不浓郁;(4)乌、干、暗——颜色发黑、发干、暗沉无光。 2.质地 翡翠的质地即其结构,可分为玻璃地、蛋清地、糯种、豆种等。判断质地的优劣主要看其透明程度和细腻程度。
(1)玻璃地又称为玻璃种,属于高档品种,质地非常纯净,没有杂质,也没有裂纹,整体感觉通透如冰,像玻璃一样明亮、清澈。
(2)藕粉地 颜色像藕粉般细腻而呈半透明状,是中档品种。
(3)糯种 又叫糯米种,是中性词,指质感类似糯米汤样的品种,属于中低档类型。
(4)豆种 豆种是最常见的品种,由于该品种的翡翠原石数量多,透明度差,所以制作的成品颜色暗淡,且不够亮丽。不过,有些豆种的绿色明显,色阳而润,也是深受人们喜爱。它属于中低端品种。 另外,还有油青种、花青种以及水沫(又称水沫子)等,虽然不如上述品种常见,但也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它们或者颜色较好,或者质地优良,但是总体性价比不高,可归为低端品种。
3.瑕疵 影响翡翠质量的次要因素是内在瑕疵,主要包括裂隙、石花、灰斑及杂质等。其中,裂隙可分为裂纹和裂素两种。由外力的作用而形成的断裂,称为裂纹,它是劣品,在价格上大打折扣;而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内部分隔,称为缝细或裂素,其外观很像是生长线,属于微瑕,不影响整体美观,但会影响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