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何看纹裂?
我是在红阳翡翠工作过两年,负责采购的。 先说结论,个人判断有纹无纹不是根据观察(肉眼或者放大镜)来判断的,而是通过检测。 原石的表皮有一层风化皮,这层皮非常薄,而且厚薄不一、形态各异,很难用肉眼去观察和判断。就算能看到,也是非常模糊,比如有或者没有一条裂纹这样的表述是不科学的。
即使有纹,在切石的时候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会尽可能地把纹裂包在边角处,这样抛光后也不会显现出来,只有用刀刻才能发现。 所以有纹没纹,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纹,只能通过仪器来检测了。 现在卖假翡翠的商家越来越多,为了不被消费者发现是假货,他们的纹做的也越来越真,连仪器都没法分辨。所以单靠人工判断的方式已经过时了,现在正规商家都会把有纹的玉石放到紫外线灯下面照射,如果有纹,灯下肯定能见。
如果买的是雕刻件,那更简单了,只要有打孔,就一定能看出来。 因为雕刻的时候,师傅会在两边打两个辅助洞,用来固定玉石,防止在雕刻过程中,玉石滑落。这两个辅助洞一般都很小,但是很明显。 用刀刻能看出来吗? 当然能! 但是你买东西也一定要有个心理准备,毕竟没有100%完美的东西。有时候买回的玉石虽然有纹,不过雕刻师傅技术高超,把纹完全遮盖住了,你也看不出来,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啊~
因为翡翠制品都是由块料切割而成,而原料内部的裂纹显露较少,因此,对于一件翡翠饰品来说,其纹裂是制约其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无绺不成玉”,玉石饰品通常有裂纹,这些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通常将裂隙大的称为裂,小的称之为纹,根据这些裂、纹的形状,又分为“鸡爪纹”、“枣核纹”、“雨淋纹”、“牛尾纹”等等。那么,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裂纹,我们如何鉴定它们对翡翠饰品价值的影响呢?关键就在于看裂纹对翡翠饰品的透视程度和影响程度。
首先,看裂纹的形状:一般来说,长细而尖锐的裂纹危害性较大,因为应力集中于尖锐处,裂纹极易沿此向外扩展。而较短和圆弧状的裂纹扩展速度比较缓慢,危害性就小很多。从表面现象来看,较长且尖锐的裂纹一般为“龟背纹”或“蛛网纹”,这些裂纹产生的应力很大,使饰件的物理稳定性受到影响,危害性极大。
裂纹按产生的不同时期可分为生裂(原料期产生的裂纹)和后裂(加工后期产生的裂纹),生裂一般比较均匀,且肉眼清晰可见,后裂大多为加工者在抛光或雕琢时产生的,一般只有在光照的反射下才能看清。不管是生裂还是后裂,对翡翠饰品都不利,关键是判断裂纹对饰品透视程度和影响程度。
第二,判断裂纹对翡翠饰品透视程度,就是看我们从饰件的表面能透过裂纹看到饰件的另一侧面,能透视说明裂纹穿透了饰品的内部结构,危害很大,不能透视的裂纹影响就小得多。
第三,判断裂纹对饰件影响的程度,就是看裂纹是否与饰件中色块相交切,与色块相切的裂纹影响是相当大的,一旦受力,色块必将脱落,色裂相交的饰件价值是很低的。
判断纹裂的透视程度和影响程度比较容易,一般用眼(借助灯光)或用十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