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水翡翠什么色?
“晴天湖水”指的是一种颜色,而不是特定的品种或种类的翡翠。所以没有特定颜色的“蓝绿”“浅碧绿”之类的名词,而是统称“晴水”。只要是这种颜色的翡翠,都可以称为「晴水」(这里的水不是指“水头”) 我们通常把颜色分成:红、橙、黄、绿、青、蓝、靛、紫八个色系,其中蓝色系又分淡蓝、深蓝、蓝绿、灰蓝等,而「晴水」就指代其中的蓝绿色,是蓝色和绿色的过渡色,如同雨水过后的明净天空与湖面的颜色。 如果一个东西同时具备:
①底色干净明亮;②有均匀的色调变化;③有柔和的亮度和光泽。就可以称得上是「晴水」了。 注意,这里的「水」并不是形容其透明度(水头)的意思,而是形容色彩明亮的感觉——就像雨后的晴空、湖水一样清澈明媚,但跟透明没有什么关系。全透明的玻璃种、冰种翡翠不能算作「晴水」。
老玩家会区分三种「水」:
1. 浓水:也叫“油水”,指质地细腻、颜色鲜艳明亮的翡翠。如阳绿、苹果绿。
2. 干水:也叫“清水”,指透明度差的翠绿。 3. 晴水:就是透明度好的翠绿色。 老玩家还会区分四种“底”:
1. 灰底:底色偏暗发青,带有灰色调。
2. 白底:底色纯白,像白瓷一样。
3. 黄底:偏黄色的底子,看上去比较柔和。
4. 黑底:不用解释了,底子发黑那就是品质很差了... 其实,我们平时说的“水”,就是“水光”的意思,也就是玉石中的“透明度”——这是衡量宝石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
水好,就意味着透明度佳,阳光能够照射到玉石内部,令我们看见里面的“结晶体”,也就是光线可以穿透过去。反之,则意味着不透光或者半透光,我们看到的是反射的光线,也就是“非水”状态。
一般来讲,颜色越深,透明度越差。比如黑曜石、黑砖石,这些是岩浆在凝固过程中渗入了氧气,形成了黑色晶体,由于所含杂质浓度高,透明度很低。 而一些白色、黄色、橙色色的宝石,通常都是含铬钙铝榴石,含有较高浓度的离子状色素,同样会影响透明度。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钻石就是无色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