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定清代豆青?
怎么鉴别清代豆青?豆青釉是清代广东机压豆青瓷的简称,因仿古代越窑豆青釉而成,故有豆青色。当时,广州为粤海关的所在地,豆青瓷也是在广州进行外销的,数量非常大,是清代出口外国众多瓷器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豆青釉虽然不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那样精博,但是也自有它的特色,如造型非常丰富,达20多个品种,有壶、樽、碗、盘、洗、盒、炉等。还有人物、花草、山水、双喜字等各种图案。
其工艺则采用宋代名窑的典型制作工艺,有扣于、透射、弧面、雕刻等多种技法,如青花穿插,青花不透穿,青花深浅晕散等等。其画面富于层次立体感。
豆青釉除了外部形制和内部纹饰别具一格之外,它的用料、色泽也有独特之处。它以含铁量较高的石灰石为釉原料,经高温还原焙烧而成。由于釉中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呈青色。
铁锈斑就是指在瓷器表面由于铁质的渗入而出现的红色纹理,有粗条线条状,也有细点状。它出现在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上,尤以钧窑最为多见。这种条纹状的铁锈斑,看似呈红色,由于它含有一定的氧化铁,经高温烧成后会呈红色或灰黄色,它和常见的宋瓷纹片是不同的,宋瓷的纹片多为白色,很细碎,象撕纸碎片状,俗称“冰裂”,而铁锈斑明显比纸片要大,而且是条状,呈红斑、黄斑较为多见,也有绿斑的,比较少。
通过在紫外线照射下用碘皿滴测(仪器不具备该功能)和用酸碱滴定仪器(酸碱滴定仪)测试的方法测定釉中(或釉下)的铅锌等物质的含量,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