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美元有收藏价值?
我们要知道货币的收藏与一般商品的收藏有所不同,它更侧重的是“流通”属性(虽然也不排斥实物货币);所以,衡量一种货币是否值得珍藏的主要依据就是其“流动”的情况、即流通情况如何。 影响一枚货币流通情况的主要因素包括:
1.发行量:发行量少,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少,自然更加有价值。不过,对于美国这类钞票发行量很大的国家而言,这个因素并不是很重要。相反,由于发行量很大,很多美国的纸币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磨损”,反而给收藏家提供了很好的选择机会——那些“品相”好的纸币升值空间更大。
2.流通范围 “只流北京不下乡”的钞票价值就肯定比不上“遍地开花”的钞票,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我们评价一个美元的收藏价值的时候,还要看它当年作为货币的流通范围有多大。一般来说,我们所发行的钞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流通的,如果超过这一范围,就会形成“残币”,从而降低我们的购买力。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海南买的手表可能要比在北京买的价格要略高一些,原因很简单,我们在那里印的钱在那里花,而在北京印的钱不可能流通到那个地方去,我们在那里的消费能力其实是没有增加的,只是换了种形式而已。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手里有一枚50美分的钞票,它的背面签名是艾森豪威尔的,而正面签名则是肯尼迪的,这枚钞票很可能就有很高的价值了,因为这代表着这枚钞票曾经在两个不同的总统任期内流通,而能够把两个总统的签名都保存下来是很难得的。这恰恰说明这枚钞票的流通范围很广,自然收藏价值也很大。
3.流通时间 一枚钞票从印制完成之后到退市,其间经过的时间越长,其收藏价值就越高。这是因为时间的长短能充分证明这枚钞票的流通次数以及受到的“磨耗”程度。当然,有些特殊的年份或者版别的钞票,即使退市了也会很快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并大量购买,这样它的流通时间也不会很长,这一点和人民币有一定的差异。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影响美元收藏价值的一些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并非一成不变,有时候也可能会相互影响。比如同一版别的大额钞票,因为发行数量大,可能会因为破损严重而被消费者嫌弃,这样就降低了它在流通领域内的地位,那么它的增值空间也就很小了。反过来也一样,有些钞票因破损不是很严重,即便流通时间很短,其价值也很高。 总之,评价一枚钞票的收藏价值是很复杂的事情,我们需要多方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