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什么能冒充翡翠?

覃柔歆覃柔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要说什么能冒充的玉石,那可多了去了! 因为翡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类矿物,因此只要含硅酸盐或含有铁、锰等致色元素的矿物均有可能被伪造为翡翠。 而且除了部分特殊品种,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假冒翡翠都是采用天然玉料手工雕刻而成,在肉眼观察下很难发现破绽。

1. 用玉粉、玻璃粉人工合成的仿翡翠制品。 将白玉或青玉碾成粉,加入颜料,用模型挤压出翡翠的形状,高温焙烧成型后再进行抛光,就可以制成假翡翠了。这种假翡翠的颜色和质地看起来都很自然,但缺乏灵气,仔细观察可见颜色颗粒,打磨光滑处留下细细研磨的痕迹。

2. 用岫岩玉模仿出来的翡翠。 岫岩玉又称“辽宁玉”或“辽玉”,主要分布于辽宁省东部山区,故得此名。其材质细腻温润,色泽丰富,有黄绿、浅绿、蔚蓝等众多色系,由于价格实惠,常被用于制作翡翠仿品。不过岫岩玉的透明度一般较差,颜色亦多带杂色,与翡翠明显的不同就在于此。

3. 用台湾玉(南洋玉)制作的假翡 宝岛同胞有着独特的造假工艺!他们利用次生矿中的绿色粉末,经过漂白、染色、加压处理,制造出绿色的玉料,再加工成镯子、牌子等饰品,以伪乱真,行骗于各地。虽然这制成的假翡翠颜色鲜艳,但给人的感觉过于纯正、呆板,没有灵性,且质地粗糙。

4. 人造翡翠。 以玻璃钢为原料,注入聚合物水泥,形成类似翡翠的结构;也有用塑料膜包覆纤维或颗粒,在中间填充入染料而制成的人造翡翠。这些造假首饰成本低,色彩丰富艳丽,造型多样。但其表面会残留填充物质的痕迹,且受压容易碎裂,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仔细观察,常能见到微细的结晶颗粒。 除了上述四类常用材料外,还有一些少见的假冒翡翠。如方解石玉、蛇纹石玉、透闪石玉、水钙铝榴石玉等等。

总之,无论哪种材料的假冒翡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密度明显小于翡翠,手掂有轻飘感,用金属探测仪检测无反应。

柳婉君柳婉君优质答主

玻璃:

玻璃染色翡翠,也叫“马来玉”。它是将平板玻璃浸泡在熔融状态下的着色剂中铁、钒的化合物中,趁热抽拉成丝绒毛状纤维,再将这些纤维压制到玻璃中,然后切割、打磨、上蜡而成。玻璃给人以通透的感觉,性脆,具有贝壳状断口。内部常有旋涡纹、波纹,色调不自然。绿色与底相互分割,界限十分明显,用10倍放大镜观察底部,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桔皮状或团块状的颗粒。测比重为2.4左右。

染色石英岩:

石英岩一般为灰白色,在此基础上染色以冒充翡翠,主要产于泰国。其颜色不自然,与翡翠的绿色有明显差别,内部结构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为交织状纤维结构。测折射率为1.54。也有不染色直接冒充白底青翡翠的,呈油脂光泽,全白色的,无翠性的特点。

岫玉:

岫玉也称水苍玉、兰岫玉、四季青,出产于湖北、辽宁等地,多为暗绿色、黄绿色,玻璃光泽,致密而细腻,透明度不高。其主要矿物是细晶状态的蛇纹石。水黝玉颜色纯正,透明度较高,常用来染色冒充优质的翡翠,用10倍放大镜观察,可见其内部为鳞片状、纤维状交织结构。

马来玉:

马来玉是翡翠仿制品中制作量最大、最便宜、最易识别的一种。因为马来玉在制作过程中普遍采用抽拉玻璃纤维状的办法,所以它和玻璃有相似的特征。在外观上,它的翠性是玻璃纤维状的,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不变红,颜色单调。除此之外,也可用折射仪、偏光镜等仪器来鉴定辨别。

东陵石:

颜色有绿色和褐色,摩氏硬度为6.5—7,双折射率0.009,密度为3.34,折光率为1.68—1.70。东陵石的颜色较难仿造,但也有仿制品在市场出现,购买时需特别注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