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短种老吗?
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什么叫“水”,因为翡翠的“水”其实是一个描述透明度的一个词,而我们经常说“水头足”、“水头短”其实是形容翡翠的玻璃光泽很强很透,而“种”的定义就广了,它包含了颜色、结构、质感等等因素,所以“水”和“种”并不是同一个维度上的概念; 不过虽然如此,我们通常说的“水头”还是指代透明度的,而这个透明度又取决于翡翠的晶体颗粒大小,也就是俗称的“种”,比如说糯种的翡翠,其晶体颗粒较粗,透明度也就相对差一些(但也不至于完全不透),而冰种的翡翠,其晶体颗粒就比较细,透明度就比较好;
在一般的情形下,我们会认为种好的翡翠,其“水”也会好,这也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默认“种好=水好”的缘故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例如有些豆种或者粗糯种的翡翠可能会因为切工出色,使光线能充分照射到内部,造成“种”很好的假象,这种情形下,虽然切割得很明亮,“种”看起来很好,但却不是真正的水好,也就是说真正的“水”并不好,只是由于切工的原因,使得其“种”得以假乱真罢了; 而相反,一些玻璃种的翡翠可能因为切割失误,致使光线无法进入,看起来“种”很一般,甚至带些麻皮质地,其实这种情形下的“种”不好,但因为切割失误导致的视觉效果,反而“水”非常好。 简单来说就是,“种”好一定会“水”好,但是“水”好不一定“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