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地方多雕玉人?
说到玉雕,首先得说说玉石,因为玉和玉雕关系密切,但并不完全等于玉雕就是玉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国古代使用的“玉”字,最早出现在的文字体系为商代甲骨文、金文,其形如“玉”字形,但指代的内容已经和现在的含义很不一样。现在意义上的“玉”,最初指的就是玉的石头,也就是美丽的石头,这从“玉”字的金文、小篆写法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玉”字的现代汉字写法,仍然是延续古文字的象形文字,所以“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也是像形的,这也和“玉”的来源一样,都是从石头中开采出来的。不过,古代的所谓玉,除了天然的矿物宝石之外,还包括了许多天然有色的石材,比如赤玉、青玉等,颜色不同是因为其中的含铁量有所不同造成,而质地都为软玉或者硬玉。 而“雕”字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个“工”字,表示与手工业生产有关,下面是个“肖”字,意思就是说根据容貌来雕刻。合起来意思就是用手工业方式按照物体样貌来雕刻。所以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雕是利用手工技术对材料进行艺术再创造。
那么有了好的原材料,加上优秀的工匠师傅,就能做出好的艺术品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设计,一件作品是不是好的艺术作品,取决于作者的构思是否精巧,也就是说好的设计是实现优秀雕琢工艺最关键的一步。 那什么是好设计呢?这就涉及到美学范畴了,在美学领域里关于美的形式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康德就认为: “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美的。”“理性”在这里就是指符合数学的排列组合规则,换句话说就是形式上的对称、均衡、比例以及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