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宜兴底款是什么时候的?

卢武军卢武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73年,在中共江苏省委的直接领导下,江苏省文教厅、江苏省博物馆和宜兴市革命委员会联合组成了“宜兴紫砂工艺厂”,并兴建了新的紫砂厂区。 当时紫砂厂有职工105人。其中,有高级技师2人(朱可心、顾景舟),技师6人,助工28人,一般工人中不乏制作高手,他们分别掌握了制作各类紫砂壶的技艺。

建厂初期,由于生产任务不足,许多职工没有事情做,于是一些职工就被安排去抄佛经。据参与过这项工作的退休职工回忆,抄经用的纸张为宣纸,大楷笔、小楷笔都是专用的,要求十分严格,每一部经书都要抄上4遍,保证字字清晰。每抄完一部经文,都要由专人进行核对检查,确保无误后才交给印刷厂印制。 1979年后,随着国内高端市场的打开以及海外市场需求的增长,宜兴紫砂开始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也带来了原料、技术、人才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1988年底,原轻工业部和财政部共同投资,在新吴县(今无锡市新吴区)黄泥滩设立了“中国紫砂工艺厂”,专门烧制优质紫砂陶瓷。该厂的设立,对促进我国宜兴紫砂陶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奠定了现代紫砂产业的基调和风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