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什么书法家?
说到这个“席”字,我得先讲一下关于“席”的异体字问题—— “席”这个字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多写作“蓆”,唐代以后才变来变成“席”;而“蓆”又有两种写法——“蓆”和“縯”——但是古人实际上是根据上面的笔画多少区分读音的(读作xí时,上面一笔不接触下面;读作wò时,上面一笔紧贴下面),所以我们看到唐诗中“蓆”有两种不同的写法,其实是同一字。 “席”还有一个异体字“氊”,这个字现在仍然在使用,指一种用毡做的坐具或铺地材料等,其实它也是“席”的古字。
好了,清楚了以上常识,我们来谈正题。 一般提到“书法家”这三个字的时候,我们默认指的是毛笔书法(即传统的书道)领域里的书法家,所以这里的答案很明确:历史上并没有叫“席”的书法家。 但是如果广义上来说,任何一个写字的人都可以被归为书法家之列……那这个名单就太长了,而且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不过我好奇的是题主究竟问的哪方面的“书法家”?是历史意义上的“书法家”呢还是现代意义的“书法家”?或者题主本身就有疑问?因为如果是前者的话那答案应该是明确的;如果是后者的话,则问题的答案就要复杂一些了——因为我们现在讨论的现代意义“书法家”的概念实际上是和古代意义“书法家”的概念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并逐步发展而来的。所以不能纯粹地说谁是谁的非主流。 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更详细地问一下:问的是什么样的“书法家”——是单纯以书论书的书法家,还是以人论书的书法家?
以人论书,也就是从作者的角度去看一个“书法家”——他/她是否够格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其书法作品的水平和风格,以及是否曾有过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等等;但如果仅仅着眼于书法作品本身去考量的话,那么结论就过于简单了——只要是写的汉字并且符合基本的书写规范,那就是书法家——当然,这里的“书法家”概念已经相当宽泛了。
但是以人论书也有它的弱点——那就是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不同风格作品的价值,或者说难以用客观的标准去评判一个作者的历史地位。因此如果只看重历史的视角的话,就只能把目光投到那些已经过世的作者身上——毕竟活着的作家还有机会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而去世的作者只能凭借几件作品评说一生的成就高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