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有什么冰?
1.最年轻的书法家——王羲之一王羲之初任秘书监,相当于皇上身边的文书管理员。有一次皇帝下命令让王羲之把大臣们的留言札子都写出来。这些文字材料由宰相负责审核,然后交皇上批阅。 王羲之四十八岁的时候,做了会稽(今浙江绍兴)郡太守,相当于地委书记兼警察局局长。当时会稽有山阴、山阳、上虞三县,各有个县的县长。其中山阴县令叫王洽,是王羲之的哥哥,这个县治所在今天的绍兴城,因为秦代置会稽郡,汉代建郡城于此,所以历史非常悠久。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时豫章太守谢奕在事,后为会稽内史,与羲之友善,朝夕清言。”意思是说,当时的豫章太守谢奕和会稽内史王羲之关系特别好,经常一起谈哲理,论道。豫章就是现在的南昌。 做过一任豫章太守之后,谢奕又回朝出任吏部尚书。公元358年,谢奕死后,他的儿子谢铁去世,谢铁的儿子谢肇刚两岁被外祖父庾翼收养。庾家世代官宦,庾翼担任过平西将军、荆州刺史等职务。
2.最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出身于东晋时期高门士族,家族中做高官的很多。他的一生都在官场和文学舞台上度过。除了书法之外,诗文亦佳。他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是和东晋另外一个大书法家——桓玄斗法,终于赢得了自己的名字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桓玄字敬仁,汉朝大司空桓荣的后人,父亲桓彝做过西晋的尚书郎、徐州刺史等地方官,母亲是当世有名的大才女荀莹之女。这样优越的家庭环境,加上他天性喜爱书画,所以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人称“笔妙天下”。
《晋书·列传第五十》中有这样的记载:“初,玄自以家门贵盛,才学兼优,称于世。”“及义熙末,为荆州刺史,年二十五,遂篡位作乱。”这段话大意是说,桓玄觉得自己家里地位非常高,自己学识也很好,所以在世上很傲慢。后来做到荆州刺史的时候(当时二十五六岁),作乱夺权。 公元404年,桓玄率领军马直奔建康,晋室皇族出城迎降。随后,桓玄正式即皇帝位,国号楚。
对于这样的败类,王羲之以自己的名节誓死不从。《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记录这件事时说:“卫洗马(指卫瓘)欲拜桓宣武(桓玄),桓宣武在荆州,据上流,不为拜礼;卫集诸彦硕至门,惟贺松柏茂盛而已。桓宣武颇闻其名,由于未拜,故遣侍婢赠送食物给卫洗马,并问讯王右军(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