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书法家吗?
不是书家,不具法书地位。 唐初继承魏晋之风,很讲究书法。李世民本人就是很好的书法家。《晋书》里评价他书学二王(这里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相当好。李世民的《王羲之传论》更是被后世赞颂有加,认为他真正理解了羲之风骨。
唐太宗喜欢王羲之,还因为王羲之是晋朝名臣王导之后。于是李世民从政治角度推崇王羲之,给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加官进爵。 武则天时代,虽然承袭了唐太宗时的很多制度,但科举取士开始偏向文人诗赋,对书法的地位没有那么看重了。这一点从书家群体的变化上就能看出来。
隋朝时,除了萧何、欧阳询、虞世南这些开国功臣有文化外,另外的王羲之子孙王客、智永禅师都是书法大家;唐朝初期除了李世民、李邕等皇帝和官员擅长书法外,其他的书家也极多,比如李阳冰、韩柳等文人和颜真卿、柳公权这样的大臣都擅长书法。
但是到了晚唐以后,社会风气转变,文人士大夫不再以书法为尚。除了赵佶这个特例以外,宋徽宗的书法造诣可以说是历代帝王里的佼佼者。但从整体上看,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武力弱的情况下,自然没有精力顾及边关少数民族的动态,所以自唐宋以来就一直在衰落的金国就有了可乘之机。
金灭宋后,建立了奴主合一的制度。元朝建立后,实行民族高压政策,汉人作为统治阶级被限制发展,因此无论是文采还是书法都在历史上最低落的一个时期。直到明朝兴起,汉人地位提高,文化开始复兴,在书法上也出现了王宠这样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