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砚台有收藏价值吗?

许红许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的问题很宽泛,古代陶砚台的“古”从汉代开始算,还是宋代开始算?不同朝代的“古”,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题主所说的“陶砚台”是单指用粘土烧制的瓷器,还是也包括了以陶为材料的砚台呢?如果是后者,那可就复杂了…… 因为古人制作砚台的材料,可不光只有粘土一种啊!战国秦汉时期的青铜砚台、唐代的三彩砚台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石砚、玉砚、端砚等等,要算在“砚台”里,那可就太宽泛了去了……

为了答题方便,我先统一把需要讨论的“古陶砚台”称之为“汉唐砚台”,并假设这个概念里的“古陶砚台”,单指南宋以前用粘土烧制而成的瓷质砚台(不包括三代和西汉的青铜砚)。

1、汉唐砚台不是文物 中国古代制砚材料中,除了粘土以外,还有石砚、玉砚、端砚等,这些都不是陶瓷制品,所以不能用现代文物的定义来理解,更不能用“文物认定标准”去衡量这些古代的用品。如果把这些古代的用器都认定为“文物”的话,那就没有什么是不能认定的“文物”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就拿宋代来说吧——

《北宋石刻》记载了当时朝廷文官的公用物品清单,其中就包括“砚匣一,石绿四。”——这里说的“砚匣”其实就是装砚台的盒子,既然盒子的材质都是石绿,可想而知里面装的砚台肯定也是石制的。

同样,在《南宋石刻》中,也记载了当时的文官公物中有“砚匣一,深红髹金漆者”。可见到了南宋时期,政府文官用的砚台依然不是陶瓷的。 那么这些非陶瓷材质的旧砚台,现在算是文物了吗?按照现在的文物定义来说,它们不算。但是按古籍中的记载来看,它们在当时却算是“文物”。因为历代都有关于文房用具的定制规定,其中就包括了笔筒、墨匣、纸囊、扇坠、书镇、笔洗(注水器)、砚匣等等,这些都属于官方认可的“文物”范围。

2、汉唐砚台价值不高 现在人们谈到文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古董、宝贝之类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只要是上历史的东西就有考古价值和研究价值,不一定非得是“出土文物”才有学术意义或价值。 但人们习惯把古墓里边的葬品叫作“文物”,而把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叫做“古董”,其实这是一种区分意义上的划分,并不表明古墓里的东西就比遗址中出土的贵。

再说回来,如果单从考古价值和学术意义而论,汉唐时期的很多生活用器其实并不算“文物”。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生活用品在汉代几乎已经达到了“完美”状态,无论是设计还是工艺都很精致,所以汉代的厨具、家具、灯具、器皿等等,虽然也有研究价值,但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相比,它们的考古价值显然就没那么高了。

同样的,汉唐时期的砚台无论是材质还是制作工艺,也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无论从审美角度看还是制作工艺论,都比宋代乃至明清时期要高许多。 所以这类“古陶砚台”的价值,主要还是取决于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至于它是不是文物的这个问题,倒是不必太在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