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狮有收藏价值吗?
1、旧石器时代晚期(约距今三四千年),福建已有雕刻技艺产生,出土文物中有一件龟形玉饰,即采用雕刻工艺。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印纹陶器,造型朴实,装饰花纹丰富多采。
2、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时,中原地区已用青铜铸成礼器,福建地区则盛行用玉石制作为主,并有少数精美的青铜器出现。晋代开始出现青瓷器。此时,闽江下游的福州和尤溪、闽南的安溪等地均发现制作粗糙但形状完整的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片以及大量的陶片堆集层。这些堆积层中除部分属西周时代的器物外,其余大多为春秋战国时的遗物。这些陶瓷片的烧造技术较之史前的印纹陶有了很大进步。到了战国时期,这里已成为著名的瓷窑,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 秦代,闽越国设冶县(今福建境内),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设置县的朝代。汉代在福建省内设置了三个侯国和一个郡,以后又陆续设置王、侯国或郡县,福建因此成为州、郡、道、路、府的名称。
3、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益州北部置凉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以北及甘肃陇南市以西地区;魏文帝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以新平、始平二郡地并梁州南部,设立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孙权赤乌五年 (公元242年)在益州西北设凉州,以马遵为凉州刺史,领酒泉等十三部都尉,治所迁至姑臧(今甘肃武威市)。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成为全国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枢纽地带。它连接着长安与洛阳两京,沟通着西域与中原的文化与交流。在这一区域里开凿了广通渠、龙首渠和永济渠,使关中与河西诸郡的水上交通得以实现。同时,这个区域也是中原汉族政权与北方游牧政权争夺要地之处,故此战乱较多。这一时期的文化表现出汉胡交融的现象。
东汉末年,在今天的甘肃境内出现了许多民族集团,其中较大的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和外羌,史称“五胡”。这些民族集团在入主中原后,带来了自己的文化艺术,对中原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汉人的织锦技术传到塞外,鲜卑人在吸收了汉文化的同时,也使用了汉锦的织机和技术,后来鲜卑人所建立的北魏王朝更是把汉锦推广到了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