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陈的书法家有几个?

柯世音柯世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起这个陈字,就不得不说一段故事了。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有一次参加社日活动的时候,看见邻居尚书令王衍穿着崭新的绫罗裤子上厕所,很是不解气,便问他新衣服去哪了?王衍说刚回家换了条裤子啊!阮咸笑道: “何东西难买,而假手于厕中乎?”(《世说新语•任诞》) 后来这句话流传开来,变成了“裈巾入厕”、“裈厕”或者“厕牏”,到了唐代变成了一个成语——“厕里看书”,用来形容爱书之人不顾一切、如饥似渴的读书状态。

宋元以后,人们把读书人住的地方叫“书香”或是“书香门第”;明代以后又把书筒叫做“书架”或“书柜”,而“厕简”则成了书简的别称。 古人书写主要用竹简和木简,竹木做成了简册,在制作过程就要经过“削”“煮”“灌”“晒”等工序,非常麻烦,所以古人对书简是非常爱惜的。

西晋有一个叫卫恒的人写过一篇专门讲写字技巧的文章《笔阵图》,就有“纸寿千年”的说法——古人认为纸张是易朽之物,因此很难保存书法真迹。 其实,古人在谈论书写材料时,更看重的是韧性而不是耐久性,所谓“纸寿千年”其实是说纸的韧性非常好,可以卷起来长久地保存。 真正能够传承千年的书画作品其实很少,但是书画家却有很多。以陈字开头的书法家就有陈道复、陈洪绶、陈家泠、陈振濂……数都数不过来。另外,名字中带有个性的“陈独秀”“陈毅”“徐志摩”“成龙”等等,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

不过,要是论起传承千古的名气,还得数王羲之这一家子。他们不仅是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外孙,更是历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王羲之名气最盛,被后世尊为“书圣”,他写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个个都是大有名气的书法家: 王玄之、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敞之、王修之、王敬之。 另外,王羲之的孙子王献之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号称“一笔书”,与祖父并称“二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