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书法家王文杰如何联络?

漆蔚凡漆蔚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联系不到,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 原总后勤部政委王振西将军(副国级)之子、原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辉将军之女王丹瑾女士,最近在整理家族的文献资料时发现了她爷爷王文杰老首长的几件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墨迹鲜明、字体秀逸、笔法娴熟且内容深刻。字里行间不但透露着这位老首长对书法的热爱,更展现了一位革命前辈的高尚情操和厚重的人格魅力。 王文杰老首长1923年2月出生于河北文安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清末举人,一生酷爱书画。受家庭氛围的影响,王文杰从小便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并且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虽然家境殷实,但是抗战的硝烟还是迅速粉碎了这种安逸的生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很快占领了河北的大部分地区。当时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强迫当地民众给战争提供各种补给。为了逃避国民党的压榨,文杰和父亲带着全家开始了长达半年的逃亡生活。他们先是来到山西,后来又辗转到了西安。在这期间,小小的文杰开始接触并逐步喜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书画。

1946年,13岁的文杰随家人来到了刚刚解放的天津。在此期间,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先后考入了中正大学和天津大学。正当他学业有成准备投身建设之时,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刚满27岁的文杰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了志愿军。由于身体素质良好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他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8师,任射击训练员。

抗美援朝战场不仅磨炼了文杰的意志,也使他有机会近距离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当时,叶剑英等几位领导人住在文杰所在部队附近,每当闲暇之时他们就会去打扑克牌或写文章。每次看到领导们兴致勃勃地挥毫泼墨,文杰都心中暗喜。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战斗结束后,一位首长看到文杰拿着笔盒正在埋头写字,便笑着问他是否愿意为自己写个条幅。文杰顿时激动不已,连连点头说:“愿意、愿意!”随后,他飞快地写着,边写边斟酌,尽力将首长的话表达出来。当最后一道工序“盖上章”的时候,文杰心中仿佛有万马奔腾,激动极了。他从没想过自己写的字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并加盖印章。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最至高无上的褒奖。

这次偶然的机会使文杰爱上了毛笔字。回国后,他经常在空闲时间书写毛主席诗词和古代名人佳句。后来,因工作调动等原因他陆续在兰州、银川、北京等地定居。尽管工作忙碌,但是他始终保持着练字的习惯,并在晚年时出版了多本个人书法集。

2012年,王文杰去世前为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他的作品多次参与国内和国际性的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奖。他的书画作品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