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瓷画家有几个姓高的?
高奇峰(1889-1933),现代著名美术家、工艺美术家。擅花鸟、山水、人物、走兽,以画动物著称。 早年从张书旗学画,后去上海,在“上海艺术书店”任艺术顾问期间和郑曼青、谢稚柳等成立“美艺社”。1927年赴日本考察陶瓷。1928年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美术材料室主任。1930年与陈之佛、吕振羽、张书旗、叶浅予等组织“新中国文艺社”。1933年因患肺病去世。 高奇峰的作品个性鲜明,画风清新。他创作的《柳鸦图》《春蚕图》《梅花金鱼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于上世纪20年代的《孔雀》被法国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馆藏;《梅香玉洁》被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藏。
子高剑父(1876—1951),字剑父,号西尧,本籍广东番禺人。1904年至1907年间,先后到日本、欧洲学习西方绘 画。归国后任广东省立师范学校图画教师并开办了我国最早的绘画材料制造厂。191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及朝阳大学讲师。1927年在中央大学任艺术科主任,后任上海市立博物馆书画鉴定委员。擅长花鸟、走兽,尤以画梅著称。
另外高剑父还有一个名气很响的儿子叫高行健。他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获奖之作是戏剧《枫树湾》。这部作品叙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个小镇上发生的事:当地生产大队的党支书强占了一位富裕农民的住宅,而农民则被迫搬到牛棚里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