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大还是分大人民币?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不过问错了。应该问“角”和“分”哪一个先出现的。 现代意义上的“角”“分”这种计算单位其实是继承自英国。1镑=100便士(penny),1美元=100美分(cent)。 然而英国在殖民地时代发行的货币其实相当不统一,各殖民地的货币价值不等。为了统一各殖民地的货币发行与兑换率,英国在1704年设立了铸币厂,开始严格管理货币的铸造。到1830年时,英国基本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制度。这时英镑等于20先令,而一先令又等于12便士。所以当时英国人写文章或者算账时会用p字作为钱的符号,例如a pound in money(以现金形式持有的1英镑),two pounds ten shillings and six pence in money(2磅10先令6便士)。
随着英国的崛起和日不落帝国的扩张,这样的计量单位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到了20世纪初,各国基本都建立了基于英镑或美元的金本位制,于是这种以英制为单位来计算价格的方法也就推广到了全世界。 在我国明末清初时,白银是主要的货币形式,但是当时的银两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官宝、民宝等种种不同。直到清末光绪年间,为了适应外贸的需要,才统一了各地的银两制度,规定每盎司白银按成色换算成多少斤,称为“一两白银”,并且统一了各地铸币厂的名称。
这时开始,我国的数学书籍里才有了关于钱的符号,如《数学手册》(1958年)中就有p字作为钱符号,而且这一沿用至今。 而人民币是在1948年开始发行,此时距离英国推行银本位制度已经过了近200年了! 所以从时间上来看显然应该是“角”“分”这种分数制先于“元”“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