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9年版50人民币?
1元 2元这样的钞票,在现在来看,发行量的确比较大,不过在当时,这两张钞票的发行量并不大。由于当时网络并并不发达,大部分人不会想到去收藏这样发行的钞票,因此当初银行的库存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而50元的票面较大,并且那时候网银并并不是很先进,人们的支付习惯更多的是现金或者存折,所以平时很少有遇到50元面额的钞票,因此银行也不会过多的留存,加上99版50元在设计上有诸多亮点(后面会提到),使得50元的发行量看起来并不会比100元或者20元更多。
事实上,99版50元的流通消耗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目前市场上依然能够看到大量的50元人民币在流通,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当初的发行量其实并不算多。 之所以出现99版的50元有涨有跌的情况是因为99版人民币自打一出来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就是防伪和流通冲突的问题。
为了减少假币的出现,99版的人民币在设计上加入了众多的防伪标识。但是过于复杂的设计增加了人民在使用时的辨识难度,而复杂的印制工艺又大大减少了造假者造假的成功率,使得99版的人民币在刚发行时难以流通。
于是乎,出现了“只收不付”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最初发行的99版人民币大量沉淀,从而形成最初的炒作题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识别力的增加以及造假技术的提升,99版人民币的防伪性能逐渐弱化,同时市场供给开始大幅增加,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