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州书法收藏价值?
我父亲生前是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非常欣赏何中州的行书,曾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临摹学习过《郑文公碑》《集王圣教序》和《张猛龙碑》(就是这篇题跋)。何中州先生这三篇文章,确实写得非常好。特别是《集王圣教序》那一篇,笔力劲健,结体宽博,韵味十足;而《郑文公碑》那篇则用笔方圆兼备,参差错落,摇曳多姿。
可惜我没有好好传承我的家族传统,对父亲留下的这些遗产没有用心学习和传承下来。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偶尔找出来看看,回味先人的墨迹。至于您问的“何中州书法收藏价值”的问题,我想大概说的是这个作品能否卖到有价值的价钱吧。
我个人认为,一件书法作品的价值判断,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书家本人知名度的影响;书作存世量的多少;以及书作本身艺术水平的高低。 首先,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个“二八定律”,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剩下80%的人只拥有20%的财富。同样,一个领域里20%的人具有这个领域80%的关注度,剩下的80%的人只有20%的关注度。知名书家的作品自然会有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销路。这一点对于任何作品都是适用的。
其次,我们要考虑到作品的存世量问题。一件优秀作品,我们可能希望它永不过期,永远受欢迎。但是,无论多么优秀的作品,只要是创作出来的,就有可能被后人模仿并超越。同时,因为人力财力有限,创作者不可能每次都能达到之前的高度,总会有次品出现,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导致作品缺失。能够保持一定量的作品流传下来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作家作品数量太少,那么它的作品价值也会随着作品数量的减少而增加。
最后,作品本身的因素也很重要。如果一件作品书写内容很差,就算书法功底再深厚,也不能让人耳目一新。如果一件作品只是写的很一般,甚至笔画结构都不够准确,那我们也没有理由过分追捧。所以作品本身的书写是不是优秀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综合上述三点,我们可以给“何中州书法收藏价值”这个问题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答案了。 当然,名头响不响亮、作品多不多和自身写得好不好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其标准也不尽相同。毕竟每个人对于作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重知名度,有的人看中作品数量,还有的人倾向于选择自身喜爱的书家……具体的问题还需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