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青蛙有收藏价值吗?
楼上的大佬们都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我补充两张图好了 这两张图来源于知乎用户“冷知识bot”,他是一名非常棒的知识类答主哦~~(悄悄说一下) 第一个是1983年的硬币,第二个是2016年的硬币。从图中可以看到,除了年份和字体之外,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尺寸了!虽然都是“元”字,但是古代的“元”字可没有现在这么大!
古字的“大”,与今字的“大”是不同的两个字——古时,“大”上面有两横;而现今的“大”只有一横。这是由于汉代的“大”字写成这样: 到晋代以后,“大”下面的两横变成了三横,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明代。而从明代中后期开始,下面的两横又变成了现在的上下结构,也就是现代的字形。所以,从“大”这个字的形变上也能看出来,一元=十角=一百文,换算关系的变化……嘿嘿,是不是觉得学了这些知识,一下子就变成了懂王了呢?哈哈~
再来看这俩“元”字旁边的“通”字,这两个“通”字可是大有来头啊~它们来自宋代的王安石书《华严经》!(顺便提一句,王安石的书体被称为“王体”,也是很有名的) 这两个“通”字,是现存古籍中唯一的北宋刻本中的“通”字,十分珍贵啦~~~ 所以看到古人笔下的“通”字,别以为都是一样的噢~ (顺便推荐一本书:《古文字構型學》,对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系统的分析,适合汉字学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