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珠子多大才有价值?
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小”,其实是有两个含义的,一个是尺寸的大小,另一个是颗粒的大小(即粒度)。 先来说说尺寸,这个好理解,直接测量即可知道。以直径为例,常见有4.5mm、5mm、6mm……等这些规格,当然也有其他规格的,不过比较少见。
那么,尺寸对价格的影响大不大呢?答案是肯定的,拿同色的两颗珠子来对比,一颗很大,另一颗很小,很明显,很大的那颗会高于小的一颗。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大”和“小”都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绝对值。比如对于1cm×1cm大小的玉石料来说,8mm的珠子和10mm的珠子相比,8mm的就显得偏小了,而10mm的则显得偏大了。 这里要重点说说“粒度”的问题。什么是粒度?简单说就是玉珠的粗细程度。
判断一件玉器的好坏,除了要看尺寸是否够大外,还要看其颗粒的粗细程度如何。好的珠子,其颗粒细腻致密,用肉眼观察的时候,基本看不到明显的纹理和纹路,而劣质珠子则明显可见。 那么,怎样的粒度才是好的呢?这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不同品种、颜色的玉石,其理想的粒度也是不同的。就拿翡翠来说吧,根据翡翠的结构特征,它的理想粒度应该是细至糯、糯至冰糯,也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纤维交织结构,并且看不出绿色条纹或色带。
一般情况下,质量比较好的玉石,它的粒度都比较细;而那些品质比较差的玉石,它的粒度则比较粗。所以,在购买和田玉、翡翠或者其他玉质手链时,千万别忘了查看一下它的粒度情况哦! 注意:本文所讨论的粒度问题是指正常情况下的,如果受外力因素影响,导致玉石发生崩裂,内部的矿物颗粒大小均匀排列,这种现象是被禁止的,也是不值得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