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己亥公元哪一年?
“民国已亥”指的是公元1939年,这一年农历干支纪年为己亥年。 民国时期使用了西元纪年和民国纪年两种纪年方式,而民国纪年中又分为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8)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两个阶段。因此判断一个年份属于哪一个历史时期,首先要看这一年的民国纪年;如果出现了西元与民国纪年同时的情况,则要看西元的年份是否被60整除。
如果西元的年份被60整除,那么这一年就是民国的丁丑、庚寅或癸巳年,也就是所谓“民国甲子”年,比如1927年是民国的丙寅年,1936年是民国的丙子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既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又出现了许多杰出人物,如蒋中正的“黄埔军校”、冯玉祥的西北大联合、张学良易帜、红军开始长征、汪精卫集团叛变等,都是发生在这几年之内。
如果西元的年份不被60整除,那就说明这一年是民国的辛卯、甲午或者丙申年,也就是所谓的“民国乙未”年。在这个时间段里发生的许多重要事件的主体不是民国时期的政府或军队,而是其他政治势力,如十九路军对日宣战、华北事变、绥远抗战以及中共领导的抗日战争等。
当然,还有一些例外情况,如1937年的西元纪年为丁丑年,但由于这一年的农历干支纪年庚辰,所以这一年还是属于“民国乙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