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国称杆一般用何木质?

柯权城柯权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的人一听说木制家具,马上想到的都是木质坚硬、使用效果好、历史积淀厚重的紫檀或者黄花梨等名贵硬木制作的家具,然而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大众普遍认可的顶级家具用材却不是这些名贵的硬木,而是一直一直被我们忽视的竹子。

我们先看看清代家具的用材。

清代家具的品种之多、款式之繁、雕塑之精、用材之广、工艺之纯熟,均超越前代。从地面材料分,有柚木、楠木、花梨、酸枝等几大类。

民间住宅,大众化家具用材,以杉木为主,少量的用檀木、核桃木、榆木等。

高级家具用材,以紫檀木为主,也有少数的黄花梨木、铁力木、酸枣木等。

清代宫廷的用材,更加考究,以紫檀木为主,少量使用黄花梨木、铁力木、乌木、条纹乌木、枣木、石青等。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清代民间大众化家具用材以杉木为主,高档家具用材以紫檀为主。那么,紫檀是什么木质呢?根据清代许联壁的《蕉友话稿·琴南别集》中记载:“紫檀,乔木也。干纹细密,色紫,性与鸡血木质相似。”

另外,《广韵·灰韵》中解释说:“紫檀,木浅绿色,有玄黑皮,亦谓“牛筋木”。”由于紫檀木质坚,色墨紫,造型又好,故历代都由海外进口。清代初期,海外禁鸦,只有官船准许载货。于是,“郑侨木”又名“海漆”的紫檀木,尤然贵于黄金。

现代的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曾说,紫檀原是广西、云南一带的官船用具。清初以后,江准一带的达官贵族也喜爱使用。对它的功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记载:“紫檀,性味辛、赤、平、无毒,主治肿瘤,敷膏封喉。”又明代黄一明《急救仙方》上说:“紫檀,通经止痛,养血益血。”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南雄县志》说:“紫檀,出翁源之鸡岗者,今最胜。清初所产珍奇材料,独以紫檀为最。”翁源是南雄县的一个乡,那里出产的紫檀为至佳之品,古人将其制成家具,在历史上也是数见的。

再从纹饰方面来看,清代家具木制讲究、角牙对称、立体感强,这些特性的形成与做工精细的贴围板镶嵌工艺有密切关系,贴围板镶嵌工艺又俗称“挖烟斗”。这种工艺,要求胶水饱满,接口贴合严密。还要根据家具造型图案的需要,做出不同的牙子,装饰在家里各种需要的地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