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芳作品是谁?
“如果春天要来,就让花朵璀璨的生长吧,如果要去,就在寒冷中寂灭吧!”这是艾米莉雅·谢弗荣(Emily Shafer)笔下,《如果春天要来》中,女性主人公罗莎曼德的感叹。而这句话用来概括婉莹(化名)所代表的另一种生活,更贴切不过。
在很多人眼中,婉莹是幸福和物质丰盈的。她生活在一处豪华奢侈的别墅中,拥有一架漂亮的钢琴,有很多漂亮可爱的衣服,和很多包,甚至还有一部车。11月的时候,她还举办了人生第一场签名售书活动。她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在一些人眼中,她又是失败和“悲催的”。大学没有毕业,婚姻以失败告终,身体原因不得不暂时放弃梦想……她,真的是幸运女神眷顾的那个人吗?
婉莹出生在一个优越的家庭,但这份优越并没有伴随她成长。上小学时,班上都有亲戚地位显赫的家长,她偏偏有一个“居无定所”的父亲。“他基本不出现,我也基本不认识妈妈生的兄弟姐妹。”长大后,她通过搜寻记忆,终于在一幅照片里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他曾经是很厉害的人”。她甚至和母亲一起,去父亲服刑的地方看过他。
“他后来写信给我,说对不起。”但这并没有动摇母亲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她身上的决心。“母亲非常爱我,非常漂亮,但又没有收入。”于是,不得不凭借当年的荣誉、优势,进入一所学校,当一个老师。而这份稳定工作,成为全家人最大的依靠。
而自己的生活呢,学习上却并不突出。她的功课“一塌糊涂”,甚至没拿到毕业照。在一次英语考试作弊被发现后,“我索性没有毕业”。
婚姻,也同样失败了。离婚协议由她书写,分给前夫一半家产。在她18岁时,父亲入狱,她得到一个噩耗:“母亲因忍受不了打击,患上重度忧郁症,在父亲的监狱外面自杀了。”当她去认领母亲的骨灰时,发现“她自杀那一幕,被拍成照片,还上了报纸”。
命运,对于婉莹似乎很不公平。身体原因,使她不得不在人生追逐巅峰时刻,忍痛暂别自己的梦想。“有时候很多事情真是无所谓成败。我只希望自己活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