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用什么纸画画?
到了清代,“四王”专攻古人法度,技法、笔墨都相当成熟,清初著名书画家龚贤创造的多层层苍润的黑龚法度要求也非常严密,作画时他们多用生宣,也用熟宣加云母颜料作画。郑燮擅作纸本或绢本的丛兰、石、竹,绘画上不受古法拘束,风格通俗超逸,作画用纸多用厚绵纸或半生半熟宣纸。
“扬州八怪”的李鲜、金农等人也喜用厚绵纸、半生熟宣、浅色宣纸,方家的绘画纸张十分精良,他们多用本地产的徽州宣纸和浙西的绵纸或皮纸。清中后期,随着纸张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纸张品种大量增多,用纸也更加广泛。
这一时期,绘画、工艺美术、装帧等用纸数量和质量均有很大提高,而且形式多种多样,有洒金笺、金箔纸、宣纸、罗纹纸、云母纸、绘花纸、泥金(或描金)纸、仿石纸、仿古纸、仿树皮纸、云棉纸、桃红、蓝纸、竹纸、粉笺、青纸等等。
画的款式也开始变化,以前人们多画在绢上,纸本很少。到了清朝中晚期,纸本画逐渐多了起来。当时,除了宫廷画和一些名家的绘画用的是宫廷进贡的优质熟宣纸和洒金笺等名贵的纸,其他一般人用的多是普通的生宣纸,还有皮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