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是什么题材的作品?

双帆琬双帆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继续北上抗日,毛泽东在袁家沟住了三个月,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下片议论历史人物,抒发诗人的抱负。

这首词可以说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是毛泽东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词的特点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上阕的大意是说,北方的风光,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花在飞舞。举目看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的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蹈,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试比试谁更高。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下阕大意是说,江山是这样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硬弓射大雕。这些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这首词展示了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表现了对祖国壮丽河山无限热爱之情。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大手笔,抒发了作者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领袖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极其夸张,创造了一个博大浩瀚、恢宏壮阔的境界,突出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恢宏视野。诗人登临高处,极目北国,但见眼前冰雪覆盖,天地之间除了白还是白,雪花纷纷扬扬地在漫天飞舞。壮阔雄奇的境界开篇就用三行诗来描绘。“望长城内外”六句,用视觉形象,具体描写冰封雪飘的风光。“惟余莽莽”描写大雪铺天盖地的气势;“顿失滔滔”写大河冰封,立刻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亦突出了“雪飘”的环境。“舞”字和“驰”字用了动态描写,使银蛇和蜡象更有生气。群山起伏逶迤,好像一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苍茫广阔,犹如白象在奔驰,真是大气磅礴。这样,就赋予大自然的生命。“舞”和“驰”两个动词的运用,使黄河、长城、山脉、丘陵等静物都有了生气,呈现出意境勃发的景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势头和竞争的氣势。“须晴日”三句,写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分外妖娆”。

下片由对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历史人物,抒发诗人的抱负。“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折腰”本来是倾倒的意思,这里主要是说“鞠躬膜拜”。“竞折腰”是说历朝历代的无数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所倾倒。“惜秦皇汉武”八句,对历代英雄予以评说。诗人先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这些为统治者立下了丰功伟绩的帝王们来和自己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令相比较,并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点评。“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批评他们文学才华欠缺;“只识弯弓射大雕”,批评他们在政治军事上缺少雄才大略。“天骄”是北方少数民族对杰出的首领的称呼。成吉思汗即被蒙古族人称为“天骄”。“只识”句,不是否定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只是说他只重武功。“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也是这首词的主旨。“风流”本指杰出的、英俊的、有功绩、有文采的人。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他们不在于称王称帝,而在于有雄才大略。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封”凝聚了时,范围的立体空间;“雪飘”具有时、空的动感,又造出雄浑的境界。全词也写得如一、幅意境壮丽的中国画。此词用典极多,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为古代典故,诗“须晴日……分外妖娆”则用的是毛主席自己的典故。

这首词大气磅礴,纵横千万里,上下五千年,意境高远,气势恢宏,将写景、抒情与议论、评论融为一体,大气磅礴,气势恢宏,胸襟豪迈,是咏雪诗词的绝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