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田黄雕刻工艺有现在好吗?

茹雨忻茹雨忻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初田黄石的雕刻与印章制作,以寿山当地艺人自产自销的粗制作品为主,外地文人印匠则多用别种石材刻就,或请寿山匠人加工。及至清中叶,田黄石价格陡升,文人印匠很少购得精良之材,田黄石雕及印章制作转为寿山当地艺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为主,出现了杨玉璇、周尚均、魏汝奋、郭功森等一大批专攻田黄石的匠艺大师,使寿山石雕工艺日臻完善,清末直至民国时期,相继又出现了林清卿、陈可应、陈可靖等一批新大师,使田黄石雕刻艺术更臻完美。

民国初年,寿山石矿屡发大型优质石块,开采到的精品甚多,雕刻后的作品深受文人雅士与收藏家青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田黄石价已与黄金等值,时至四十年代末,大块优质田黄石几近绝迹,一般石农采掘到的,不是小型独块原料,就是碎块状的薄皮田黄薄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四十年内,田黄石价格一直比较平稳,五十年代,每斤价约为一百五十元-二百元,七十年代约为四、五百元,此后,随着经济条件好转,人们的收藏意识逐渐复苏,奇石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识,田黄石的身价也再度扶摇直上。

一九八三年初的一块四两上下的薄皮田黄,原主人索价六、七千元仍找不到买主,而仅仅一年以后,同样的质地大小的薄皮田黄却以二万八千元售出,九十年代中期,在香港、台湾等地,每克优质田黄石价格竟高达1500美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