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云南钱局有哪几个?

酆钰凡酆钰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云南设有永昌、大理、丽江、建昌四府,仍沿明旧制。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政府准许云南铸钱,由布政使驻札的大理府统辖,称为大理钱局,后复改称云南钱局。所铸钱文“云字号钱”,有“康熙通宝”等五种面文。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又于丽江府设置铸钱局。铸币文字为“丽江局”三字,俗称“丽江钱”,有“雍正通宝”、“乾隆通宝”二类(“乾隆通宝”是雍正末年即已开铸的)。

从顺治至乾隆年间,清政府为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和加强中央对云南的控制,不断向云南增派大批军队和官吏,使云南成为全国驻军最多,军费、行政开支最浩大、负担最繁重的地区。

据清乾隆年间不完全的记载,清政府驻滇军队即多达十一万人,在京师以外,只有云南一省便占去了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一以上,仅驻扎在云南的八旗官兵就有八万人左右,其军饷开支每年需银一百九十万两。再加上云南布政使司、镇海总兵、大理镇总兵及云南提督标、昆明镇标、马关所、普洱营、临安营、曲靖、昭通、威远(今贵州威宁东北)等处绿营兵饷,及云贵总督、云南巡抚、云南提督、云南按察、云南兵备道,迤东道、丽江府、永昌府、大理府、普洱府同知,洱海、开化、昭通、镇沅、石屏直隶州,姚安军民府宣慰使,威远都司,通海、元江、元谋直隶厅等机构的官员及衙役等人员薪俸,每年又需银六十五万两。

云南当时人口不足五百万,以上所举军政人员即有十多万,其军政开支所占云南财政收入的绝大多数,使云南财政长期入不敷出,财政困难异常。云南铸钱作为重要财政来源,自然也难以避免受到清政府的盘剥控制。云南铸钱,每年的计划产量需上报户部,要接受清政府户部及地方政府的监督管理。而且每年铸造后,清政府要从所铸全部钱货中拨走大批数额后才将余款留给云南作铸钱成本开支、官员薪俸和支付本省财政支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