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为您解答! 翡翠原石的皮壳上会出现各种颜色,这些颜色是在翡翠形成的后期由铁质渗入其中而形成的。因此皮色是判断翡翠原石质地的一个标准之一。常见的有黄盐沙皮、黑乌沙皮、灰绿沙皮等。 而红皮则较少见一些,出现几率不大。如果有一块料子同时出现红皮和黄蜡壳的话,说明其肉质非常细腻,水头极佳。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俗称80版100元,发行于1980年4月25日,2018年5月1日开始停止兑换,共发行四套,是人民币收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翠”字在唐代的写法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卒”,不是现在的“乍”。所以“翠”字在当时是指代一种绿色的石头或者颜料——比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写过一篇文章叫《画记》里面提到黄筌、徐熙两位画家,其中对徐熙的评价是说“尤工花卉,色彩鲜明,笔法飘逸,水边石上,青色葱翠可数”,这里的“青翠”指的就是绿色。
学艺不精,见笑了! 翡翠的颜色,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两种。 原生色就是翡翠在形成初期就存在着色元素,如铁、锰等致色离子进入晶体间隙中形成的色泽;另一种是后生成色,即矿物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表面被氧化而形成的色泽,比如空气中的氧气侵入翡翠内部与铁离子进行反应生成的三价铁离子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