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肉细是什么意思?
翡翠的种主要分成两种,一个是水的感觉得到,一个就是底的感觉得到 水指的是翡翠的结构和水头长短,而底则是翡翠的颜色及通透程度。通常把翡翠的水头和结构细腻程度分为老坑、新坑和粗、细之分,其中以老坑种最好,其质地细腻,晶莹透明,无杂质,无石纹,为稀有之玉石,俗称老坑玻璃种,极为珍贵,是翡翠中所具备的上品或极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其次是老坑冰种,其晶莹剔透,晶莹光亮,无色或少有色块,色根明显,分布均匀,有玻璃光泽;再次是玻璃种,其透明度极好,如同玻璃一样,可透光至内部,内部无杂质,无裂纹。 新坑种则相对肉质松散一些,且一般含有杂色。 常见的糯化种就是指的翡翠底子如糯米汤般糊状,不透明,硬度较好但韧性较差的一种翡翠,其特征是底色半透明至微透明,晶体颗粒较粗,晶粒模糊聚集在一起。这样的翡翠种不够老,水也不够足。
翡翠的细腻度与透明度密切相关,由于透明度高,可以看清楚它的结构形态,所以看起来会相对更细腻些。反之如果透明度不好,就会将它的结构显现出来,这样反而显得比较粗糙了。在行内通常用“肉”来形容翡翠的结构,而用“骨”来比喻翡翠中的矿物晶体。 “肉”越细腻,“骨”也就越看不见,那么翡翠的种就越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种好”。相反,“肉”越粗糙,“骨”就越明显,种也就差,我们常说“种嫩”。 “种”好的翡翠颜色也往往比较鲜艳,透明度高的品种给人以水润的感觉,给人一种灵气的享受。“种”好的翡翠不仅使它本身价值不菲,还有较高的保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