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底是什么意思?
“种、水、色”是衡量翡翠价值高低最常被提及的三大要素,而翡翠的“底色”则常常被忽略不计。其实无论是种还是色都会受到“底色”的影响。
底色是指一块翡翠的颜色以外的部分,可以理解为没有颜色或者颜色很淡的部分(无色或浅绿色)或者黑色、灰色等较深的色调。 通常我们所说的“满绿”指的是绿色分布的面积大且满布整个翡翠,因此“满绿”往往给人感觉非常“鲜亮”和“养眼”;但如果把底色的色调定义为黑色的话,那么绿色的面积再大也会显得黯然失色,从而降低了翡翠的价值。如果“种”“水”“色”都很好的翡翠与“种”“水”“色”略次的翡翠同时有一块白色的底子,那两者的价格会相差10%—20%左右! 所以,在选购翡翠时,除了要看主要颜色以外还要看颜色的底色如何,这样才能更理性地挑选到心仪的翡翠饰品来佩戴。
下面我们就以常见的白色调为例来看一看不同类型的“底色”是如何影响“种/水/色”价值的~ 一.底色为白底青 所谓"白底青"是指底色为白色带有灰蓝调的翡翠,这种底色使得绿色会显得更突出一些。 白底青的特点就是底色虽然比较纯但是偏冷,所以种水的表现就会相对逊色很多——通常只有糯种的水平了。 二.底色为白底乌 所谓的"白底乌"就是指底色为白色带灰色的翡翠。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由于底色的干扰,原本翠绿的绿色会被压制住变得不那么明显了... “白底乌”通常是豆种的级别,不过也有部分达到糯种的水平哦~ 三.底色为灰底青 顾名思义就是底色为灰色带有蓝色的翡翠,属于冰种至玻璃种的品质。
四.底色为豆底绿 这类翡翠的特点就是因为底色是豆绿色的缘故,使得绿色被压缩变窄,看上去很不协调。这样的翡翠虽然种水达到了冰种甚至冰种以上的水准,但是由于颜色被底色所包围,整体给人的感觉就会差很多。 五.底色为油底青 "油底青"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底色是一种偏黄色的色调,并且给人一种油乎乎的感觉。 这样的翡翠品质通常也是豆种及以下的水平啦~ 六.底色为油底乌 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此类翡翠——“浓不鲜绿,稀不阳绿”。 意思就是如果底色太浓郁的话会让绿色的饱和度降低,看起来不鲜艳;反之如果底色太清淡又会让绿色的亮度降低,不阳光。因此,这样类型的翡翠品质一般也只有糯种的水平咯~~~ 七.底色为黑底青 "黑底青"这个名称听起来是不是就很特别哈哈哈?
其实黑底青也可以叫做"墨翠"-_-||| 因为黑底青的底色是深黑色的缘故,绿色被很好地隐藏在了里面,所以常常让人误以为这是黑色的翡翠。 但实际上,只要把它放在强光下照射一下就会发现,原来黑底青并不是黑色的呀~~ 八.底色为黑底乌 如果说前面七种底色都是将翡翠的底色覆盖住了的话,那第八种类型就相当于是盖上一层白布将翡翠包裹起来了。这就是俗称的"黑乌沙"翡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