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翡翠种最老?
在翡翠的分类中,除了颜色和透明度以外,其他指标都会影响其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种”,因为它关系到翡翠的结构、质地,而结构又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外形是否饱满、是否有裂绺等。 行内有句话叫“内外有别”,指的就是翡翠的“种”有内部与外表之分——“外种”指翡翠成品的外表,也就是肉眼所能看到的部分;“内种”则是指翡翠内部的质地和水头(透明度)。尽管都叫“种”,但二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往往因人眼而异:有人眼尖,能看出很微小的裂纹,将其列为瑕疵而弃之;也有人眼睛稍钝,把一些细小的裂隙当成纹理而保留下来。所以,当您看到不同卖家对同一块料子的评价相去甚远时,不要感到惊讶,因为别人看到的是“内种”,而你看到的却是“外种”。 那么,什么是好的“外种”呢?一般认为,玻璃种、冰种都是上乘的外种,其特征是肉眼观察时,材料细腻、通透润泽,犹如玻璃或者冰块一样,这样的材料做成的首饰应该算比较高档的了。 而好的内种,要求材质致密、通透,无裂绺或细碎杂斑,当然,如果同时具备优质的外种,自然更好。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有些特殊类型的石头,因其具备独特的审美价值,即使质地粗糙,只要做工精良,同样可以卖到上好的价钱。
例如黑乌砂石:由于含有较多杂质且结构不均匀,呈磨砂状,表面光泽感较差,但颜色酷似墨玉,并且质地颇硬,可雕刻性良好,若经精工细作,亦能制成高档饰品。 又如白蜡石:由于硬度较低,通常磨成薄胎工艺品,具有质感强、色泽亮丽、手感好等特点,价格也不菲。
再如水沫子:虽然是石英岩类玉石,但由于内部结构接近翡翠,且具备与翡翠类似的颜色,常被误认为是翡翠的“替代品”。事实上,水沫子虽然也含铬元素,但成分与翡翠完全不同,而且质地上泛着柔和而流动的荧光,像湖面的涟漪,非常漂亮。以目前的工艺水平来说,除非刻意加以标注,一般很少有消费者认得出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