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头好是好吗?
“水头”二字在行内普遍指代翡翠的透明度,但并非绝对。比如一块玻璃种帝王绿挂件,其“水头”可能非常好;而一块老坑瓷底冰种手镯,虽然通透,却可能缺乏“水头”。 “水头”“干透”都是形容翡翠透明度程度的不确切用语。在交易中,通常也不用这些词汇来表示透明度,而是用更为精准的“灯下可见”和“灯下不见”来描述——也就是说,在日光下是否看得清翠纹(也叫云纹、棉絮),如果看得见则说明水头短,如果看不见就代表水头长。这是最准确的说法了。 不过我们日常购买翡翠时,“水头好”是一个常见的评价词汇。这时它其实指代的是一种透明与浑浊的相对感观,这种观感主要来自于水晶、玛瑙等晶石,而非翡翠。因此我们可以把“水头好”理解为“晶体透明度和光泽度都很好”——但这并不严格等于“透明度佳”的意思!
很多人误以为“水头好就是透明度佳”,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举个例子,同样一块原料,可能切出两块不同透明度等级的饰品,如果拿它们做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前者比后者更加明亮清爽一些,给人的感觉就是“水头好”。但其实前者的透明度未必就好后者的多少倍。 所以,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水头好”,买回来的宝贝不一定是物有所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