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中为什么会有蜡?
谢邀! 我是讲堂君,专注于紫砂和玉石行业。现在人们对于自己的颜值越来越重视,而一块好玉除了要求颜色漂亮、质地细腻以外,“亮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
影响玉石“亮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应该就是光泽了,而光泽又可分为油脂光、蜡状光、玻璃光等,不同的光泽对应着不一样的品质高低。其中,最上等的应为玻璃光;其次为油脂光,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油性足”;再次为蜡状光;最后为树脂光(即表面有黏滞感)。
我们在评价玉的品质的时候常常说“亮而不闪”或者“亮而有神”等等这样的话,这其中“亮”“润”都是指的光泽,也就是说一块玉是否亮是很重要的。 而想要让玉雕作品达到一个不错的亮度,抛光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玉雕行业中,有一门专门用来判断玉石透光程度的学问,叫作“透度测试”。通过透度测试可以知道玉石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折射率以及吸收情况,从而得到其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进而推算出最佳抛光粉配方比及抛光工艺流程,最终实现最佳的抛光效果——既能让玉石的表面达到一定的亮度,又不能过于耀眼失真。
不过一般来说,优质的和田玉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抛光处理就能展现出不错的光泽,而大多数的翡翠则是需要抛光才能呈现光亮。这是因为和田玉含有较少的杂质矿物,结构相对细腻,因此自然光泽就好;而大部分的翡翠都有一定的透明度或者半透明程度,如果打磨得当的话,抛光后可以增强透明度,让光线能更好地穿透,自然光泽也就更好。
但是有些劣质的翡翠或者含有杂质的翡翠往往需要特别细致的打磨和抛光线索,因为这样能去除表面的污质,使得本来就不算太好的底子变得更通透,同时也能增加光泽。所以可见,是否要抛光以及如何抛光是根据翡翠的实际优劣决定的。
总之,无论是天然形成的原生石,还是经过人工加工的玉石成品,都需要做好表面的抛光工作,这样才能做到“亮而有神”。